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哲學問題討論一
 
開課學期
95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林麗真 
課號
CHIN7045 
課程識別碼
121 M036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文研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中國哲學問題討論(一)─以人性論為主
(中文系教授 林麗真講授)
課程提綱
一、課程意義與培訓目標
哲學思維是一種抽象的理論思維;而理論思維是由一系列的概念、範疇以及由它們形成的命題和推理所構成。一個思想縝密的哲學家,或一本體系嚴謹的哲學論著,都必有其一系列哲學概念語辭的定義、推衍與架構。不同的思想家雖使用同樣的概念語辭,但其意義內涵、理論結構和所關懷的問題焦點卻不完全一致。因此,研究者若能針對不同思想家所使用的哲學關鍵語辭,比較、分析其內在義涵,並進一步透過範疇和命題的掌握,釐清不同思想家派的思維理路和思維型態,這樣必有助於理解哲學文獻中的思想真諦,也有助於提昇研治哲學問題的能力,並且得到相當的思維方法的訓練。
二、課程範疇與討論主題
中國思想界所常討論的主要範疇和基本問題,多半是以天道論、人性論和工夫論為主。其與天道論較相關者,有「理/氣」論、「有/無」論、「道/器」論「體/用」論、「動/靜」論等;與人性論較相關者,有「性善/性惡」論、「性/情」論、「未發/已發」論、「力/命」論、「才/性」論、「形/神」論、「佛性」論等;與工夫論較相關者,有「格物/致知」論、「存天理/去人慾」論、「知/行」論、「養生」論、「聖人」論等。
本課程所授「中國哲學問題討論」,分別以 (一)人性論 (二)天道論,作為問題討論的切入點,擬針對先秦、兩漢、魏晉南北朝、宋、明、清之重要思想史資料,進行基本概念分析和主要哲學範疇探究;同時亦擬對相關論題之研究成果,提出檢視與評議。然課程(一)與(二)之學分數,係採分別獨立計算,未必具有聯貫性。

三、授課方式與課程進度
本課程係為研治中國哲學文獻的博碩士班研究生而開設。研究生選修本課程的目的,不在一般性的知識吸收或博聞強記,而在獲得研究方法的訓練。一方面,必須真切掌握國內外學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與研究動向;二方面,必須知道如何尋索並掘發新的研究主題;三方面,必須具有閱讀、解析、詮釋、研治古典哲學文獻的能力;四方面,對於許多思想家所使用的哲學關鍵語辭,必須能析辨其內在義涵,並進一步透過範疇和命題的掌握,釐清不同思想家派的思維理路和思維型態。本課程有鑑於此,故採一系列「問題討論」的方式,激發並培訓研究生達到上述四項基本目的。
課程(一)所設計的討論主題,蓋以「人性論」為主。包括:(1) 孟、荀、告三子論「性善」、「性惡」、「性無善惡」,及其對「心知」、「解蔽」、「才」、「情」、「意」、「志」諸概念的解釋。(2)老、莊、列三子論「自然之性」、「氣性」、「真宰」、「復命」、「貴虛」。(3)董仲舒、韓愈論「性中之陰陽」、「性三品」。(4)《人物志》論「才性」、「英雄」、「聖人」。(5)王弼論「性」、「情」、「神明」。(6)郭象論「自生」、「神明」、「玄冥」。(7)范縝與魏晉時人論辯「形神生滅」。(8)梁武帝論「神明成佛」。(9)宋明理學家論「義理之性」、「氣質之性」。(10)道教、佛教、基督教涉及靈魂問題的觀點…等。
因課程採討論的方式進行,故每一單元授課前,教師與選課之研究生協商後,將事先公佈下一單元所擬訂的討論對象、主題與概念,請選修者利用一週之時間,先行簡單研究;並在上課前一日,用e-mail寄交教師及其他每位同學;而於次日,每人均再提出口頭報告與補充說明,並進行彼此間的交叉討論;老師則從中指點、引導、補充,並作最後裁奪與總結。
四、學期成績
本課程之期中成績,以每次預習報告之寫作及參與討論之熱絡表現為主。期末成績則以學期總報告之表現為主。二者綜合評量,即為其學習總成績。
 

課程目標
哲學思維是一種抽象的理論思維;而理論思維是由一系列的概念、範疇以及由它們形成的命題和推理所構成。一個思想縝密的哲學家,或一本體系嚴謹的哲學論著,都必有其一系列哲學概念語辭的定義、推衍與架構。不同的思想家雖使用同樣的概念語辭,但其意義內涵、理論結構和所關懷的問題焦點卻不完全一致。因此,研究者若能針對不同思想家所使用的哲學關鍵語辭,比較、分析其內在義涵,並進一步透過範疇和命題的掌握,釐清不同思想家派的思維理路和思維型態,這樣必有助於理解哲學文獻中的思想真諦,也有助於提昇研治哲學問題的能力,並且得到相當的思維方法的訓練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之期中成績,以每次預習報告之寫作及參與討論之熱絡表現為主。期末成績則以學期總報告之表現為主。二者綜合評量,即為其學習總成績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